新基建成经济推进器 IT业4大金刚助力
| 2020-03-20 18:33:31 标签:
云计算提供商的网络性能有哪些不同
每个云计算提供商的网络连接方式各不相同,这会导致网络性能和可预测性方面的地理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将业务迁移到云平台,尤其是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和多云,了解每个公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以及如何进行比较至关重要。
ThousandEyes公司在2018年进行了一项基准研究,对全球三个主要的公共云提供商: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Azure(Azure)和谷歌云平台(GCP)的服务进行了评估。该研究收集了有关网络性能和连接架构的数据,以指导用户在规划阶段的工作。
2019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在其研究名单上又增加了两个云计算提供商:阿云和IBM云。研究报告比较了2018年和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了每年发生的变化以及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
ThousandEyes公司在四周的时间内,定期从使用这五个公共云提供商的全球数据中心的98个用户位置收集双向网络性能指标,例如网络延迟、数据包丢失以及抖动。此外,还研究了美国领先的宽带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网络性能,其中包括AT&T、Verizon、Comcast、CenturyLink、Cox和Charter。
然后,该公司分析了超过3.2亿个数据点,以创建评估基准。
提供商之间的网络服务并不一致
ThousandEyes公司在最初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云计算提供商十分依赖公共互联网来承载用户流量,而其他云计算提供商则不是这样。在2019年的研究中,云计算提供商在双向网络延迟方面总体上表现出相似的性能。
但是,ThousandEyes公司发现网络架构和连接性差异对流量在用户与某些云计算托管区域之间的传输方式有着很大影响。AWS和阿里巴巴主要依靠全球互联网来传输用户流量。微软Azure和谷歌云平台使用其专用骨干网。IBM公司与其他公司不同,采用二者混合的方法。
ThousandEyes公司检验了AWS Global Accelerator是否优于全球互联网的理论。AWS Global Accelerator于2018年11月推出,该服务采用的不是默认的全球互联网,而提供使用AWS专用骨干网,并向用户收费。尽管其在全球某些地区的网络性能确实有所提高,但在其他情况下,全球互联网比AWS Global Accelerator更快、更可靠。
即使在成熟的美国市场,企业用来连接每一个云计算提供商的宽带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服务也并不一致。在对6个美国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网络性能进行评估后,记录了次优的路由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其网络延迟是预期的10倍。
地点至关重要
云计算提供商的服务在穿越一些国家的过滤防火墙时,通常都会遇到丢包的情况。该公司在2019年的研究中,仔细检查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一些国家的运营费用,这对在线企业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地理位置。
在世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和亚洲表现出所有云计算提供商最大的性能差异。例如,由于反向路径不太理想,谷歌云平台的托管区域从里约热内卢到圣保罗的网络延迟是其他五家云计算提供商的六倍。但是在北美和西欧,所有五家云计算提供商均展现了强大网络性能。
这项研究的结果证明,地点是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在选择公共云提供商时应考虑用户到主机区域的性能数据。
多云连接
在2018年的研究中,ThousandEyes公司发现AWS、谷歌云平台、Azure的骨干网络之间的广泛连接。在2019年的研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在将IBM公司和阿里云添加到调查列表中时,多云连接变得不稳定。
ThousandEyes公司发现IBM公司和阿里云尚未与其他提供商完全建立直接连接。那是因为他们通常使用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将其云平台连接到其他提供商。另一方面,AWS、Azure和谷歌云平台可以直接相互对等连接,并且不需要第三方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服务进行多云通信。
随着多云计划的兴起,在评估多云连接性时,应将网络性能作为一项衡量标准,因为它似乎在云计算提供商和地理边界之间不一致。
ThousandEyes公司的综合性能基准可以作为企业确定哪个公共云提供商最能满足其需求的指南。但还是需要谨慎,选择公共云连接的用户应该考虑全球互联网的不可预测性、如何影响性能、面临的风险,以及运营复杂性。用户应通过个案收集自己的网络情报来应对这些挑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中充分受益
新基建成经济推进器 IT业4大金刚助力
根据中央最新会议精神指示,新基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助推新引擎。新基建主要包括5G网络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其中。与IT相关的产业有4个,IT产业将大为受益。
5G按下加速键
作为当下最热的产业,5G发展在新基建政策的助力下,将要按下加速键。5G加速的首要条件就是形成商业闭环,目前国内5G已经进入商业正循环,5G网络建设和产业创新这两个齿轮咬合的更加紧密。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5G市场从去年10月正式宣布商用以来,短短四个月的时间,5G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
尤其是在企业级市场,5G率先在医疗、制造、媒资、制造等7个行业实现应用落地,在AR/VR、高清直播、安防、无人机等6大场景中形成了实践。运营商在商业模式上已经推出专线、切片专网、集成服务等多样化路径,并已在国内拥有了几百个商业收费的项目。
数据中心需求旺
数据中心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这是首次在基建投资领域被提到,这说明数据中心将在中国经济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彭震认为,“数据中心是计算力的存在方式,国家的新基建政策将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和发展,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设备以及云计算软件等平台软件的投入有望加大,对于整个产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根据IDC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企业和政府用于云基础架构的投资正式超过传统的非云IT基础架构的支出。过去几年全球IT基础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应用,传统的IT基础设施没有增长,甚至是出现了萎缩。国家的新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这一特点,主要用于云服务器等创新产品的采购,加快服务器等IT基础设施市场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此外,受到5G发展的助推,边缘计算会获得更快的发展。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50%的大型企业将会把边缘计算列入规划,超过50%的工业物联网分析将在边缘进行。预计到2022年,50%以上的企业数据会在数据中心或者云之外产生或处理。
产业AI化
AI目前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已经日渐成熟,AI产业化正加速向产业AI化迈进。根据浪潮与IDC联合发布的《2019-2020中国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评估报告》显示,互联网、智慧城市、金融行业产业AI化已经走在了前面,未来五年智造、零售等行业也将逐步实现智能化。
此外,计算力发展水平也和和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城市排名,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广州分列前五名,这些城市正是我国GDP排名领先的城市,这些城市对于AI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布局必将为新经济发展带来明显效益。
工业互联网已落地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智能制造2025”的基石,2019年工业互联网就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已经进入落地阶段。“生产、流通、服务”是工业互联网的三大组成部分。可见工业互联网的目的,首先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在于通过产业链流转形成对应生产关系的产业互联网,从而提升流转效率;最后,为生产和流通需要提供专业的服务,针对不同产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